采風主辦《華語紀錄片節》今年第八屆,趨成熟,放映兩岸三地少曝光佳作之外,還舉辦講座、訓練營,提升新人製作技巧。今年邀請有能人仕來港,教新作者籌集起動金、參展及發行等,用心良苦。去年我看到《學習的理由》,導演是十四歲台灣初中生楊逸帆,探討學生讀書要考試這個恆久問題,乃國際電影節級數作品。他跟香港跟觀眾見面,回答提問頭頭是道,看來他拍攝影片,自己也成熟起來。
目前兩岸多地,台灣紀錄片走在最前,多個電視頻道會購買外人拍攝的紀錄片來放映。此外,台北電影院還可能放映紀錄片。還有重要事實,在台灣,紀錄片導演被保險公司認可為體面職業,得到接受,可享國民保險資格,看病不用付錢,(由保險公司負責)。在其他華夏地方,紀錄片甚至電影導演,會被視為臨時工或半失業人士,慘遭歧視。
在今年演後座談會,我聽聞台灣紀錄片界已可以賣片花。製作人交出幾分鐘片段和提案,經過新北市某部門審批,可獲得製作資金。台灣紀錄片推手,通知香港作者這個消息,鼓勵了眾多香港學生去申請。事實上,香港近年爆出來的《狂舞派》便得到台灣金馬獎贊助而拍攝出來。這裡我選擇今屆兩部作品來給大家報告。上海蔡博毅乃第一批到台灣讀大學的大陸生,唸淡江大學日文系。她在「人人網」上,發表在台灣所見所聞和生活感受,吸引十萬讀者追看。聯經出版社將之結集成《我在台灣,我正青春》,很快便再版,而後來還在上海出簡體字版。她成為明星學生,後來競選淡江學生會主席,勞動台灣學術界和法律界熱烈討論。一個上海女學生,可以激起台灣起風浪。
台南藝術大學畢業女生傅榆,對這個新聞人物有興趣,經過多次接觸,終獲她首肯拍攝個人紀錄片。我問傅榆,攝製隊有多少人?她答,自己一個,真被嚇倒。她親自攝影,畫面質素不差,大概今天攝錄機操作容易,性能亦佳。導演要跟主角到處跑,還跟到上海拍攝新書發布會,也去到她家鄉,拍攝蔡博毅的父母。就算一個人肩負各有拍攝工作,花費也巨大。拍攝中途,導演傅榆大概賣片花成功,才有錢聘請助手來幫忙。
蔡博毅參加淡江大學社運團體,跟團友混熟,先後參與組織多個抗議活動。同學常提醒她,大陸人參加台灣社運,會有難以估計後果,而她先站在外圍,後來逐漸走到前線。該部60分鐘紀錄片跟了蔡同學兩年,頗完整交待她參與台灣社運過程。蔡同學已從淡江畢業,現時在台灣大學唸城鄉研究所。傅榆仍貼身跟隨她,大概去到她人生另一階段,《我在台灣,我正青春》會有個90分鐘版本,到時可以上電影院嗎?
蔡同學圓圓臉孔,行為舉止易令人接受,而她參與台灣社運,有見解亦有實踐,台灣和上海政府都關注她,兩地粉絲亦不少。《我在台灣,我正青春》已放上youtube,但台灣以外地區卻未能觀看,只可看到一些片段,那是為了保護蔡同學和版權。該齣紀錄片具商業吸引力,可拿到電影院放映。既然很多人會買她的書來讀,按理會有更多人願意購票觀看她在台灣日常生活和了解她的社運行動和思想。
李惠仁導演的《蘋果的滋味》乃大製作,紀錄黎智英在台灣活動十一年整個過程。該片從台灣《壹週刊》於2001年5月31日創刊開始,講到2012年10月為止,《蘋果》兩報一刊賣給米果(以旺旺蔡衍明為首的集團),而《蘋果電視》也出售給當地另一集團為止。該片前後耗時三年多,李惠仁還不想完工,然而出資的當地公共電視再不容許他拖下去,他才交出現在的118分鐘版本。預料在將來,他會推出長版。
台灣各界一直喊黎智英滾回香港,但李惠仁導演卻堅持他的客觀立場。他既追蹤壹集團工作手法,緊貼紀錄他們的工作過程。同一時候,他也報導台北傳媒的情況和對壹集團的反應。此部影片,既講壹傳媒在台灣,也讓大家看到台灣新聞業界深入情況,那其實是大眾並不清楚。台灣社會和經濟底子本來便差,新聞從業員多抱「有奶便是娘」心態,今天打東家,其實心想明天跳槽到對手西家去。業界生態不健康,講道德、談理想,多屬空話。
黎智英在台灣失敗在自信心太強,沒領到執照便花巨資成立電視台,到領到執照,卻又不能「上架」,進入不到有線電視網絡。香港觀眾看到這個情況,自會感覺似曾相識。《蘋果》兩報一刊和《蘋果電視》現時在台灣繼續運作,大概領導層和員工已大更換。兩小時錄像《蘋果的滋味》已放上youtube,可免費看到,看該片,既看到黎智英做事作風,也看到台灣傳媒行業核心。近十二年來,風風雨雨,逼這個行業轉變,邁向新時代。(完)
#####
作者發表於各大報刊雜誌的文字,現經由作者整理重刊,公開閱讀。
[ #2015電影 #電影 ]